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 构筑广西民族风音乐新体验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8-11-27 15:20   
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首演现场。郭凯倩摄
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首演现场。郭凯倩摄

  誉为歌海的广西,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广西的少数民族歌不离口,曲不离手,唱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广西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演出的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于近日在南宁首演。作品从八桂沃土中汲取养分,把壮、侗、瑶、京等广西世居民族的音乐元素整理融合,在演奏家翻飞的五指间,在流淌的乐章里,用民族管弦乐的方式演绎广西民族文化的另一番韵味。

  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民族管弦乐永恒的课题,在管弦乐中寻找广西声音,则是《八桂情缘》一次全新的尝试。该作品是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也是广西首部唱奏音舞结合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以民族管弦乐创新的表现形式,在天地人和的大主题中展示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

  为求作品传承与创新,广西演艺集团邀请了香港节日管乐团驻团作曲家陈明志担任作曲。在采风中,陈明志寻找着广西民族音乐的特质:“所谓‘一方风土一方情’,广西和广东虽然同处岭南地区,但却造就了不同的声音文化。相较广东‘水灵灵’的声音,广西的声音是一种‘刚中带柔’‘柔中有根’‘色彩纷呈’的感觉。”陈明志长期研究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坚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由他作曲的《八桂情缘》更像是一场在民族感与时代感、现代音乐与广西声音交融互替中的音乐旅行。

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首演现场。郭凯倩摄
民族管弦乐《八桂情缘》首演现场。郭凯倩摄

  随着一声“天地悠悠,八桂泱泱……”,一曲具有壮乡风格的《铜鼓飞扬》拉开演出序幕。以铜鼓为主的打击乐器渐次响起,豪迈苍远、醇厚绵密的鼓点声瞬间把远古骆越先民的祭祀情景呈现眼前。

  作品由序曲《天地悠悠》、上篇《天地有爱》、下篇《壮乡多情》、终曲《激情三月三》四个篇章构成,共包含十首曲目。演出由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担任指挥,通过《生命之源》《山歌愈唱心愈甜》《笙笙不息》等乐曲将民族乐器演奏、山歌对唱、民族风俗展示、舞蹈相结合,展现八桂大地的铜鼓、壮锦、山水、稻作、婚嫁、歌圩三月三等文化景象,构筑独具广西地域特色的音乐语境。作品讲究以“情”串联,在呈现八桂大地生机勃勃的山水胜景与多姿多彩的人文情韵的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东盟国家的音乐元素,传递在“一带一路”大格局背景下,壮乡与东盟人民愈走愈近的情谊。

  在管弦乐作品中,乐器和演奏者是主角。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是《八桂情缘》最大的亮点。作品把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除了传统的民族管弦乐器外,精选出的广西民间民族乐器多达二三十种,既有常见的马骨胡、侗族琵琶、波咧、独弦琴等,也有竹箨琴、竹弦琴等连大多数广西人也闻所未闻的乐器。不同民族的乐器以独奏、重奏以及与乐队协奏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呈现出变化纷呈的听觉效果。

  “为了突出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质,我们专门去寻找和制作各种能体现八桂声音的乐器。比如竹箨琴是我们在采风中发现的,它用广西随处可见的大竹笋晒干蒙上蟒皮制成,声音悠远,回响袅袅。”据陈明志介绍,作品中出现的广西民族乐器分为3种类型:一种以马骨胡为代表,主创团队在原有的高音马骨胡基础上,开发出中低音马骨胡,形成不同音色的乐器组合;另一种以竹弦琴和侗族琵琶为代表,经过改造,乐器的演奏音域、调音功能更加出色;还有就是以广西特产罗汉果、沙田柚等为材料,就地取材,开发出罗汉果沙槌、沙田柚拍等全新的乐器。“这不只是一部广西音乐的代表作品,还是一次民族乐器的大型展示。蔡央说。

  《八桂情缘》还在演出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整台演出打破传统音乐会的模式,在器乐演奏的同时,与人声相结合,演奏家们一边演奏一边演唱,部分篇章还搭配舞蹈,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不仅如此,演出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多次加入与观众互动的环节,甚至把演奏搬到观众席中。在最后《激情三月三》篇章,演员主动邀请观众共舞,全场气氛达到高潮。整个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好听、好看、好玩的民族音乐新体验。

  “这不仅是一部出色的音乐作品,也是一个民族器乐的活态博物馆,它用声音展示了广西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以及八桂大地天、地、人的和谐关系。”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少明认为,作品以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表达,把壮家敬酒、过三月三、芦笙斗马等广西民间的生活碎片经过艺术的加工连接起来,将广西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体现了作曲家对多元音乐元素把握和运用的能力。”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张青在演出后表示,作品加入了很多广西和东盟的民间乐器及音乐元素。把这么多的乐器进行组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功能,并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把握进行充分的准备,这对作曲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郭凯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