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耘:牯牛大壮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1-03-22 09:48   

  大壮如果还在世的话,应该已是花甲之年了吧!

  “大壮”是我老家一头牯牛(公牛)的名字。当时,广大农村刚分田到户,耕种田地离不开牛,牯牛力气大,自然是农家一宝。我家的大壮不管从体型、力量,还是那对超级大牛角看,在全村的“牛界”,都可谓出类拔萃。它的大眼睛清澈明亮而又温顺,它的身体敦厚粗壮而又高大,它的毛发细密光亮而又柔软,它的神态悠闲安详而又沉稳。当地牛贩子曾经给我家大人讲“这头水牛是万里挑一的好牲口,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花双倍价钱买走”。我爷爷当时身体尚健壮,以家里需要牛耕田为由,拒绝了牛贩子。

  每当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之际,南方一块一块的田地里都灌满了水。这个时候,成群结队的农户,牵着各家的水牛,奔赴分得的自留田里开始了每年的第一个农忙——翻田播种。和煦的春风、初生的暖阳、新翻的泥土,夹杂着天上的鸟鸣、村野的狗吠、农夫的吆喝,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温馨和谐的美景,乡村的清新味也就格外浓烈。那时,我父亲在外行医,耕田的农活往往落在爷爷身上。虽然已六十多岁了,但爷爷身体还较健壮,扛犁、耕田、挑担都不在话下。大壮很通人性,力量也大,在爷爷娴熟的吆喝声中,自家的水田往往最先翻耕完毕。自家农活干完后,谁家需要借牛,爷爷毫不犹豫,就把大壮贡献出去。大壮帮完忙后,借牛的人家往往还能馈赠它一捆新鲜的嫩草。这就是当年淳朴农民之间的互帮互助。

 墨耘:牯牛大壮(图1)

  回想起来,大壮之所以在当地能“傲视群雄”,有两条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我爷爷的悉心照料。爷爷勤劳了一辈子,年轻时为了从一个偏远的山坳里搬到现在住的村子,每天半夜就从他的老家用小毛驴驮着两袋木柴,赶到50里开外的集镇上卖掉,一分一分挣,以便早日到人口集中的大村子安家置业。经过十余年的积攒,买下了新村子的一处房屋和几亩薄田后,就举家搬迁到现在这个处于村子最边上的新家了。在这里,他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同我奶奶一起,把一个“外来户”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勤劳,所以他养的牲畜也比别人家的强壮。为了养好大壮,每天清早,他就拿着镰刀,扛着扁担,到山脚边寻找最嫩的青草,在我们吃早饭之前担回一大担带着清香味的草,放到大壮跟前,然后和家人一起吃早饭。有着这样的超级待遇,大壮长得不壮实才怪。第二个原因是越勤劳身体越壮。估计是爷爷的吃苦耐劳影响了它,大壮无事的时候在禾场边的树荫下悠闲地吃草、反刍,养精蓄锐,偶尔扇扇大耳朵,驱赶讨厌的苍蝇蚊子;有农活的时候特别卖力,干的活比其它牯牛多了好多。因为比别的牛更勤劳,身体得到的锻炼更多,吃的喝的也更多,从而愈发强壮。我们姐弟几个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养成了不怕吃苦、勤劳隐忍的性格。

  最乐意的事情是同大壮嬉戏。放学后,是大壮该喝水的时间了,我于是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拿着小竹棍,带着大壮到村边的水沟里喝水;有时有口无心地哼几句童谣,有时摇头晃脑地背几句诗词,有时鼓起腮帮子吹几声口哨,倒也自得其乐。晚上同爷爷一起睡,就可以听爷爷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然后带着对下一个故事的期待酣然入梦。当时很奇怪,爷爷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长大后明白了,爷爷把一些传统故事经过不同形式组合,讲成了新故事,从而让我常听常新。放寒暑假后,能同大壮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有时候,爷爷让我骑在大壮背上,然后牵着大壮去放牧。这时候,大壮很乖,步履比平时缓,不走荆棘陡坡地带,不跨越大的沟坎,让我舒坦又开心。当然,最惬意的是同大壮一起到村边的水塘“泡澡”。南方水牛怕热,一到夏天,恨不得整天泡在池塘里,乡村男孩子放假后,最高兴的事情也是到池塘里游泳。于是下午时分,往往是一群男孩子赶着各自的水牛,到村边的水塘里嬉戏。大壮它们把整个身子埋在水里,只露出小小的头部;我们则在牛群中来回穿梭打水仗。尽兴之后,“风乎舞雩,咏而归”。

  最担心的事情是春天的第一场放牧。为了节省劳力,每年从初春开始到隆冬来临,当地村民把各家的牛集中起来到山坡地带放牧。全村共同请一个牧牛人,负责早上集中牛群,晚上再分散到各家。冬天到来后,约一个多月时间不放牧,而是各家各户把牛拴在自家院子里“猫冬”。开春之后,集中放牧的头几天,村民们的心情不是舒畅而是惶恐,因为在家里憋了一冬的牯牛们会“顶牛”,也就是牛打架。大壮平时很温顺,但憋过一冬之后,身上的牛劲需要有发泄的地方,于是一场让人提心吊胆的“顶牛”之战在所难免。一般地,它一出场,熟悉它的老伙计们自然躲得远远的,不敢前来“问候”,但偏偏总有刚刚长成的牯牛不信邪,拿出初生牛犊的豪情,仰头向大壮挑战,其结果往往是落荒而逃。某一年,一头刚刚成年的牯牛,个头也很大,长得也很结实,看到大壮刚从我们家院子里放出来,就雄赳赳气昂昂跑过来,“哞”的一声吼叫,朝着大壮的侧背直冲过来。大壮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镇定调转头,对着那牛头顶了回去,把它顶退了好几步。这家伙不服,卷土重来,转头用牛角朝大壮的眼睛直刺过来,大壮针锋相对,用它那超级大牛角,向牛犊刺过去,一下刺中了它的眼角,顿时鲜血直流。这就是大牛角的威力!由于牛皮厚,大壮的牛角尖拔不出来,于是两头牛就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可急坏了村民。那些经验丰富的村民,赶快拿来长长的竹竿,点着火把伸入两牛头之间,大壮赶快转头,牛角才从牛犊的眼角自然脱开了,可怜的“小伙子”于是落荒而逃。事后,由于大壮严重刺伤了乡邻的牛,爷爷亲自带着自家珍藏的好酒登门赔礼。这可能就是乡村民俗另一种形式的融合吧!

 墨耘:牯牛大壮(图2)

  最不愿接受的事有一天终于来了。几年之后,爷爷明显衰老了,再也背不动大捆大捆的青草喂大壮了,大壮的眼睛不再那么明亮、毛发不再那么光亮、身体不再那么粗壮,而且因为多次被迫战斗,头上的伤痕也越来越多了,它也明显老了!有一天放学回家,在我家院子里出现了一头小小的母牛犊,却不见了大壮的身影。我大为诧异,赶紧进屋问爷爷。爷爷告诉我,用家里的大壮换回了这头小牛。我问大壮被卖到哪里了,爷爷说,是外乡的一个牛贩子牵走了,我顿时嚎啕大哭。爷爷安慰我说,“你不希望大壮过上好日子吗?它去了一个大养牛场,那里的饲料比家里还好”。我只好无奈接受了现实。回想起来,大壮应该是在付出了它的青春力量后,贡献出了它的“剩余价值”。后来,我偶尔还能梦见骑在大壮背上悠然自得的情景。我外出求学后,爷爷身体越来越差了,患上了不知名的病,本来瘦弱的身体,却开始浮肿起来。由于医疗条件差,父亲虽然想尽了办法,也没查出病因。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爷爷就在1997年那个牛年,也就是他84岁本命年那年,溘然长逝!他就像一头温顺的老牛,从牛年来到这个世界,又在牛年走远…。那些他曾经养过的牛,是否又在天国和他相聚了呢?他最得意的大壮,是否伴随着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了呢?

  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走远的童年,流逝的岁月,留下的记忆,都成为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这春和景明之际,在一个无人打扰的春夜,静静坐下来,闭上眼睛,从记忆深处泛起的悠悠往事,不也是一种慰藉吗?于是凑几句感慨道:

  《春思》

  料峭春风来,山花兀自开。

  幽香达浩渺,叶影落尘埃。

  (作者:墨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