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历史交融的行走诗人——评钟世华《美丽壮乡的“行走”哲学》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0-11-28 10:41   

   □ 陈学璞

  读了《当代文坛》2020年第5期刊登的《美丽壮乡的“行走”哲学——冯艺诗歌“心灵感受力”讨论》,感觉到钟世华对一位当代诗人的讨论别出心裁,点到了诗人的灵犀,揭示了其作品的民族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

  大凡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都会遇到几个棘手的问题,譬如,有的作品评论数量大,众说纷纭,难以定性;有的作家写作风格多元,变化多端,难以定调;不同时期不同文体的作家,同一作家创作不同体裁,情形各异,各有长短,难以定位。这难那难,使得学者们在当代文学的研究面前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

  钟世华先生是一位执著的青年学者。他研究当代文学,从访谈作家做起,取得初步成果,出了一本《穿越诗的喀斯特——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与一批作家建立了友谊。接着收集知名作家作品的各种版本、创作早期资料、生平年谱、创作背景等,近日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韦其麟研究》,受到各方好评,似乎让他尝到了“甜头”。在此基础上,他撰写的多篇论文,频频获得省部级奖项。

  这篇研究当代壮族作家冯艺的论文,是钟世华研究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有独到见解的又一新成果。冯艺是一位有着多元写作成就的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在诗歌、散文诗等的创作中均有建树,其中散文诗集《朱红色的沉思》和散文集《桂海苍茫》,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对冯艺作品的研究虽然有过不少评论,但对其内在价值、创作形态、作者地位,各有各的说法,以至影响了对这位作家的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在此之前,钟世华和冯艺就有过一次较为深度的访谈《以诗歌记忆心灵的自我——广西本土诗人冯艺访谈录》,在访谈中钟世华了解到,广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影响着冯艺心灵的感受力,在诗集《相见》中与之相遇的广西风景画和风俗画,地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照,对作家影响很大。钟世华通过进一步研究,意识到美丽壮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冯艺的“心灵感受力”,作家在这种复杂情感的召唤下,表现出了对广西景观的地域性思考。认为冯艺在诗歌写作中建构了鲜明的文学地理学空间,他的诗以“行走”姿态,在与美丽壮乡、美丽世界中的历史人物、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深情“相见”中,完成了对相互交织着的历史与现实的生存哲思,表现了对美丽壮乡景观的文化时空与日常的心灵感应,历史“自我”与“他者”的心灵感触,以及土地深沉与壮美心灵感悟的思考。

  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一个概念“文学地理学”,何谓“文学地理学”?据说“文学地理”这个概念,是由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一般认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要素(文学家、文学作品和文学读者等)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性与地域差异,文学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钟世华的研究不停留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层面上,而是运用这一理念剖析当代文学创作,成果之一就是对广西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的惊讶发掘。

  钟世华认为,冯艺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在一系列诗歌、散文诗、散文中建构了“行走”哲学,以地理学的视角呈现出了美丽壮乡一幅幅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的人物画卷及自然、人文景观,在诗歌创作方面尤为浓烈。在文学地理学的视阈下,诗人将地理空间置入“时间维度”之中,不断还原文学的本来面目,在“时间/空间”“文学/地理”等因素的相互纠葛与交织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多元、立体的表达途径,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文本的细读。

  作者的研究并未浅尝辄止,而是生发开来,曲径探微,追寻诗人创作的寓意。如果诗人仅仅是游山玩水,描绘大地,触景生情,那他不过是个山水诗人、田园诗人、逍遥诗人。作者将地理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从纵横交错中发现冯艺诗歌的美学价值。作者看到美丽壮乡的历史人物与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冯艺诗歌写作的两种向度,使之创作的空间在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思考中不断延展。从而判定冯艺是一位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行走诗人”。

  钟世华的这一真知不是“头脑风暴”的闪击,而是现场采访面对面感受,潜心钻研史料,吸取杨义、白崇人等学者有关论述,而融会贯通得出的结论。

  【作者简介】

  陈学璞,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教授,广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从事文艺评论工作30多年,公开出版编著和专著17种,发表论文215篇,共380多万字。论著获省部级奖9项。所主编的教材被10多个省市有关院校采用。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评为广西优秀专家,1998年入选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五十杰”。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