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分享会聚焦历史上的贸易战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9-10-28 21:12   

   京城十月,天高云淡,枫叶正红,秋意正浓,《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新书分享会在古典与现代交融,集图书馆、书店、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的融合阅读空间——更读书社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者冯敏飞从厦门千里迢迢赶赴京城,与著名历史学家马勇先生联袂为四方赶至的读者做了"历史上的贸易战"主题分享。

《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分享会聚焦历史上的贸易战(图1)

《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新书分享会现场

  贸易是古往今来不同国家间、民族间文明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历史证明,贸易战事关国运和大众的生活。两位嘉宾就中国历史上贸易战的焦点——长城内外的贸易战、明朝海禁与大倭寇、清朝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做了生动晓畅的史实爬梳,并对贸易战的内在原因和结构及其风险做了新颖而深刻的逻辑分析,恣意酣畅之余,引人深思。

  《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聚焦中国14个长寿王朝,对其建国立朝70年前后这一历史节点作切片式分析,别开生面图解王朝兴盛衰亡之历史轨迹,并对如何走出"历史周期率"做了独到的思考。作者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样本,证实70年是王朝的"天花板",抑或是"喇叭口"。大部分王朝都过不了这道"天花板",少部分通过"天花板"的王朝则一般会延续很长时间,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全书在确保基本史料引用准确的基础上,广泛引用百家观点,对中国社科院卜宪群编《中国通史》、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台湾学者姚大中《姚著中国史》、芬纳《统治史》等大部头著作均有较深涉猎,论从史出,同时充分发挥了文学叙事的优势,在冷峻严谨与饱含热情之间保持了适度的张力。因此,《历史的季节》客观剖析历史上各朝代的建国70年,只是映射而不是带节奏影射现实。

  作者在自序《读史如观荷,只问是否华丽转身》里分析了大部分王朝都过不了70年"天花板"的关键原因。这篇自序于2018 年2 月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原题《强而无韧的秦王朝——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王朝韧性的强弱,或者说有没有盛世、稳定发展期的长短决定一个王朝寿命的长短。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说:"安史之乱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统治根基,使得唐朝处于濒临灭亡的危机境地,然而在不知不觉中,唐王朝却又稳住了阵脚,竟然又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的命脉。究其原因,应该说与蕴含在唐朝内部的柔性结构所具有的强韧性有关。"这种蕴含在王朝内部柔性结构的"强韧性",就是盛世的结晶。有了这种"强韧性",唐朝能够承受意外打击。而秦统一中国虽然迅猛,但由于没有"强韧性",看似无比坚硬,但其实很脆,一打就断。因此,新政权及时转身是增强王朝韧性、补偿人民在政权更替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应有之义。

  相比大多数短命王朝,那些能通过70年"天花板"的王朝是幸运的,但其发展的惰性也是共通的。转身和改革是中国历史永恒的话题,历久弥新。作者对历史复杂性的冷峻思考、对中国古代政治兴衰和传统文化积弊的慎思与明辨才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使我们在玑珠妙语和另辟蹊径中感悟历史的沧桑与魅力。

  与一般历史通俗读物相比,《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特色鲜明,它提出了新概念,采用了新的观察、分析方法,提供了新视角、新知识。我们一般都习惯说读史明智,本书开宗明义倡导读史明势。全书引言《读史明势》和结语《历代兴衰的天时地利人和》相互呼应一个核心观点:非读史无以明势,非明势无以致远。全球化时代,读史明势、开阔眼界比读史明智、谙熟潜规则更重要。知识是思想的前提,我们一般只关注王朝更替和少数盛世这些片段的历史,对漫长的王朝中期知之甚少,本书通过补充14个王朝70年历史节点的新知识让大众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新的认识。

  作者冯敏飞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潜心于史,着重关注中国王朝的创世、盛世、危世与末世"历史四季",已出版历史文化随笔系列《中国盛世》《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12个王朝的最后10年》《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是冯敏飞长期治史的最新力作。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勇倾情作序,他在序言《历史的天花板,抑或喇叭口》中评价说:中国自来有文史不分的传统,冯敏飞先生《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这部书在遵循基本历史事实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文学创作的优势,叙事晓畅,充满情感,给人以阅读的愉悦。"通鉴"是为了"资治",这是中国学人久远的传统。

  冯敏飞先生也没有背弃这个传统,他在这部书中除了讲述一个又一个新颖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对历史的思考。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有传之久远的期待,一世二世以至于万世,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王朝最后倒在"天花板"下?他们为什么没有将"天花板"变为"喇叭口",为王朝打开另一个上升空间,而是一个接一个倒下,成为"天花板理论"的证据呢?此外,国家上升到"喇叭口"之外又如何保持强韧的发展势头,走出兴盛衰亡的"历史周期率"呢?这是我读冯著久久无法释怀的深层原因。

  华夏出版社社长黄金山、副总编辑潘平,及在京的数十家媒体参加了新书分享会。著名出版家、前中国出版集团总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谢泳为《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精心撰写了推介语。(隗瑞艳)

《历史的季节:读史当明势》分享会聚焦历史上的贸易战(图2)

冯敏飞 著 华夏出版社 2019年10月

  附名家推荐语

  著名出版家、前中国出版集团总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评论:"历史是一个,历史又是无数个,其中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叙述者。《历史的季节》是又一个叙述者独具慧眼和匠心的奉献。独具慧眼而见遍地金瓯,独具匠心而显蕴藉风流。至于转身和改革,虽然是中国历史永久的话题,然而却历久弥新,引发深思。"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评论:"一般的历史书,多是平均使用笔墨,更为关注的是历史演进的'线',并不特别在意长寿王朝季节这样的'点'。而冯敏飞紧紧抓住长寿王朝季节这样的最为精彩的'点',将'点'与'点'连缀起来,让人看到中国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清代,每个长寿王朝发展演进的历史全貌。这样的历史书写,非常有个性特点,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也非常需要。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评论:"冯敏飞的历史题材创作走的是介于严肃讲史和民间讲史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既有对历史的细致考证探究,更有建立于史实之上的自我发挥,以古观今,以古证今,以古见今,可给人以不少有益启发。"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谢泳评论:"真实史料,生动叙述,把脉中国朝代兴衰 ,探寻古老帝国存亡之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